新聞背景
   本報連續刊發的寧夏金牛集團化肥公司污染果園一事,引起吳忠紀委、環保部門的高度重視。今年,該公司已被責令3次限期整改、1次改正違法行為;8月14日,該公司被處5萬元澎湖民宿上限處罰。(本報8月27日17版)
   儘管污染已使周邊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傷得不輕,並仍在年復一年地繼續污染著周邊環境,但金牛公司並未下決心根治。雖然該公司淘汰了一些落後生產線,投入400多萬有巢氏房屋元購買治污設備,看似是在加強治污工作,然而力度還達不到根治的程度,也未實現達標的實際效果。
   不少污染企業很擅長外接式硬碟做錶面功夫,口頭上斬釘截鐵地承諾要負起治污責任,規划上也編製了整改治污的投入和日程,每年也都有治污的工作進度。然而,一些治污設施卻往往變成了搪塞執法部門的擺設。
   環保執法中凸現出的是“法”房屋買賣與“利”的博弈,能否從根本上控制污染企業,特別是污染大戶的排污行為,不能指望企業的行為自覺,執法部門的嚴格執法才是治污的保障。區區幾萬元的罰款,遠遠抵不上企業的違法收益,自然不足以使其狠下心來徹底治污。因此,要堅持執行新修訂的《環保法》,堅守“零容忍”的制度規定,對企業負責人或就地免職,或行政拘留,還可由公民和社會組織進行公益訴訟,這才是倒逼企業根治污染的根本之道。
   質彬/銀威剛記憶卡川   (原標題:罰款不是污染治本之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j93yjf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